你的文化身份在親密關係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重要!
來了解這種壓力是如何產生的,以及你可以採取哪些行動來改善。
承繼的愛:家庭文化如何形塑親密與壓力
作者:Karis Fung,註冊社工, 心理學碩士
如果你想了解文化衝擊如何以隱形卻強大的方式影響你的生活壓力,歡迎閱讀相關文章:《看不見但強大:文化衝擊如何造成壓力》。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說明你的文化身份如何在親密關係中發揮比你想像更大的影響力。
「但我給了妳最好的」
一位女性曾向我分享她婚姻中的深層掙扎:她渴望與丈夫和孩子一起去主題樂園——一個簡單的願望,代表著共享快樂與美好時光。
然而一年復一年,這個夢想始終未能實現。相反地,她的丈夫每年會送她最新款的智慧型手機,認為這是貼心又大方的禮物。這一份禮物常常同時作為她的生日禮物、結婚紀念禮物和聖誕禮物。但對她而言,每部新手機帶來的不是喜悅,而是壓力。她不擅長使用科技產品,適應新裝置對她來說更像是一種負擔而非祝福。儘管她感到不適,她的丈夫真心相信自己給了她最好的。
這個故事突顯了親密關係中常見的問題:愛的表達方式與接收方式不一致。根據蓋瑞·查普曼博士的《五種愛的語言》,人們通常以自己最熟悉的方式來表達愛:送禮、言語、服務行動、身體接觸或共度時光。在這個案例中,丈夫透過送禮來表達愛,而妻子則渴望共享的經驗。當這些語言不一致時,即使是出於好意的舉動,也可能導致誤解與情感疏離。
文化衝擊:親密關係中的隱性張力
但這種落差往往不只是個人偏好,更深層地根植於家庭文化。
當兩個人進入一段關係時,他們不僅帶來不同的個性,還有各自獨特的家庭傳統、習慣與價值觀。這些差異可能造成微妙的緊張,尤其當彼此表達情感或處理壓力的方式受到成長背景影響時。一方覺得充滿愛意的行為,對另一方可能感到冷漠甚至壓力重重。
這種「文化衝擊」不僅發生在出國旅行時,也可能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拜訪朋友家時,可能會發現陌生的家庭用語、餐桌禮儀,或對幽默與個人空間的界限。這些家庭中的微型文化形塑了我們如何與他人互動,以及我們對親密關係的期待。
傳統價值 對 現代價值
對於第二代或第三代移民家庭成員而言,這種複雜性更加深。他們常在傳統價值(如穩定性、尊重權威、集體福祉)與現代價值(如個人主義、平等與適應力)之間穿梭。即使在加拿大成長,許多人仍承載著家庭的文化遺產,形成獨特的身份與期待的融合。
這些價值觀的差異會影響親密關係的建立方式與壓力的處理方式。傳統價值可能鼓勵自我犧牲與責任感,而現代價值則提倡情感開放與個人成長。理解這些動態,有助於伴侶之間彌合差距,建立更深層的連結。
「我可以做些什麼?」
如果你在自己的關係中看到了這些經驗,承認並面對它們將有助於你強化親密關係。
以下是一些起步的建議:
- 自我反思:思考是什麼影響你的決策與情緒反應。試著分辨自己的意圖與文化反射行為。
- 與伴侶共度時間:分享真實的感受,接納彼此的差異,而不是試圖改變對方。
- 尋求專業協助:心理治療師或輔導員可以協助你與伴侶理解文化差異,並建立更健康的溝通方式。
在 Transforming Emotions,我們隨時準備好支持個人與伴侶理解情緒、建立更好的自我。如果你認為我們的協助對你有幫助,歡迎預約免費諮詢。









